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系列讲座 / 正文

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33期:Productivity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the Gravity of Intermediate Inputs

  发布日期:2016-05-20  浏览次数:

2016年5月3日下午1:30-3:00,在新葡萄8883官网amg泛海楼714会议室,由新葡萄8883官网amg世界经济研究所和新葡萄8883官网amg世界经济系主办的“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33期顺利举行。新葡萄8883官网amg世界经济系谢一青博士应邀向大家作了题为“Productivity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the Gravity of Intermediate Inputs”精彩报告。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罗长远教授主持了报告会。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Javorcik(2004)的一个拓展。谢老师指出,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溢出效应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的知识转移,其只与上游FDI的密度有关;二是通过知识含量较高的中间产品间接产生溢出效应,其不但与FDI的密度有关,还与运输成本有关。谢老师基于此建立了一个引入中间品的“引力”模型。

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在一众实证文献中首次建立了一个局部均衡的理论模型;第二,为购买中间品成本寻找了一个合适的外生代理变量——下游的本土企业到上游的外资企业的距离;第三,证实了FDI的溢出效应不仅对本土企业存在,也对国外企业存在,只是本土企业所受到的溢出效应更强。

谢老师在这篇文章中设定的模型主要基于一个基本假设:即本地的中间品是同质的,运输成本是选择本地中间品的唯一标准;而国外的中间品是异质的。最后得出的局部均衡显示,FDI的溢出效应存在,且购买中间品的成本对溢出效应存在一个负向的影响成立。上游企业的密度和TFP正相关,而上游企业的密度和距离即购买中间品的成本的交叉项和TFP是负相关的。

实证检验时,谢老师选取了2007年之前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并根据投入产出表确定各上游企业所对应的权重。用企业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划分并以地区之间的距离近似代替企业之间的距离。描述性统计显示,下游的本土企业到上游的外资企业的距离差距并不大,而就是这很小的差距导致了FDI溢出效应的不同。最后的实证结果以国家面板和省级面板两种形式同时呈现。根据回归结果,距离的系数稳定为负,而上游FDI的占比的影响为正。

谢老师给出的结论是:首先,TFP会随着上游企业的密度增加而增加;其次,随着获取成本的增加,FDI带来的溢出效应将会逐渐减少;再次,相较于国外企业,本土企业的溢出效应更为明显;最后,上游企业的竞争也会影响到下游企业的生产率。

此外,谢老师还分析了区域性的不同。她提出,东部和中部的企业对FDI的敏感程度并没有很大区别。然而,由于中部地区的交通不便,成本太大,因此不能像东部地区一样产生大范围的溢出效应。

华民教授、陆铭教授、陈钊教授、尹翔硕教授、唐朱昌教授、陈建安教授、干杏娣教授、丁纯教授、田素华教授、沈国兵教授、程大中教授、范剑勇教授、胡荣花副教授、何喜有副教授、刘军梅副教授、唐东波副教授、汪思海副教授等参加了报告会,并与谢老师作了深入的互动。

返回顶部